2022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同时强调各地方政府要做好“土特产”的文章。在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任务得到了特别部署。文件提出,推动农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在于挖掘农村产业特色,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鼓励各地立足自身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推进农业规模化、现代化发展,进一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共同助力乡村振兴。
根据中央政策的积极指导可以看出,发展特色农业是乡村振兴的必行之策。特色农业旨在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的同时,提高农特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以地域特色为第一竞争力,根据不同地区的整体资源优势和特点,深度挖掘市场需求,以科学技术为先导,形成特色农业产业链,能够高效复配生产要素,打造规模适度、特色突出、效益良好、产品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特色农业生产体系。从长远来看,特色农业的发展符合当前社会消费需求、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农业市场细分需求,是必然结果。
当下,特色农业具有以下两大显著优势:
一是: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特色农业强调在矛盾“特殊性”的指导下,综合考虑当地的自然条件以及社会条件,根据科学的测算最终确定适合本地的特色农产品。在初选阶段,已经考虑了当地的气候条件、日照强弱、土壤肥力、病虫草害、人口总数、老龄化程度、文化水平、美食文化、特色习俗等诸多因素。因此,种植特色农产品能够充分综合当地一切优势,实现真正的因地制宜,形成性价比最高、最具经济效益的农业模式,最大化地整合了资源。
二是:高效益实现农民增收。在市场经济主导的今天,农民却难以及时的洞察市场的需求信息。信息不对称使得农民在选种时便失去竞争优势,由于同质化严重,最终迫于无奈进行低价竞争。同时,许多农民缺乏品牌意识,苦苦挣扎于低价竞争之间,却没有想过另辟蹊径进入蓝海市场。发展特色农业能有效的避开低价竞争,同时形成特色品牌效应,在大幅提高产品竞争力的同时,营造品牌故事,加强品牌内涵,从而大幅度提升消费者偏好与粘性。因此,特色农业具备鲜明的经济高效性,可进一步加强农业发展与农民利益的联结机制,让农民得以共享农业发展带来的增益,助力农民增收,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
然而,在科技兴农发展战略的指导下,特色农业的进一步发展也急需寻找新的抓手。数字化赋能特色农业必将成为大势所趋,因为特色农业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实现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然而,家庭作坊式的小农生产难以满足特色农业进一步发展的需求,仅仅依靠农民个人的经验难以为继。因此,特色农业进一步发展必然需要标准化的种植模式作为支撑。
数字化种植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在农作物上方装备管道,种植人员可以实现一键浇水、一键施肥、一键杀虫等。同时,中小型种植器械可以通过数字化平台实现共联,智能器械可实现统一调度,共同作业实现协调高效运作。在农业生产费用逐渐增高而农产品价格却难以上涨的今天,数字化种植的发展可以减少人工重复的劳动,降低成本,提升农业生产效率。
数字化种植可以实现品控。数字化种植可以实现高精度的农业生产,通过田间建立的检测点可随时收集气温、湿度、肥力等相关数据,并将这些数据上传至数字化平台。农民可第一时间获取田间信息,通过动态监控,对不同生长阶段的植物实现精细管理,以确保达到统一的品控标准。数字化种植也可帮助农民及时发现产生病害的原因,快速制定治疗措施,从而整体提升农作物平均质量。目前,各地的农业种植更多的还停留在“靠天吃饭”的原始种植方式,对各要素的控制程度低,导致不同年份的农产品出产的质量参差不齐,使得客户粘性难以保证。因此采用数字化种植方式对各要素进行严格把握,可保证品质的稳定可控。
数字化种植可以加强品牌。数字化种植可以加强品牌效应,这也是特色农业的一大特点之一。实现品牌建设后品牌维护显得尤为重要。数字化种植作为一种全新的种植方式,在操作时采用全数据操控,顾客可以从不同的视角观看整个生产过程。同时,生产过程中人工作业少,整个生产过程透明度高,同时干净整洁,所有操作更是干净利落。因此,在产品质量保持稳中有升的前提下,清晰透明、干净高效的生产过程,更能增强消费者信心,打造具有高客户粘性、高品牌竞争力的农产品。
数字化种植能加强精准助农。中央一号文件中曾强调:“要更加注重‘扶志扶智’。”通过提升群众劳动致富的思维能力,通过教育培训、引导等方式,训练群众创新创业的思维能力。国家对数字化种植的引导为农民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使他们不再局限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作方式,让更多农民得以抬起头来,对整体的创收模式进行现代化的思考,有助于农民意识的觉醒,通过“智农”实现自身跳跃式发展。因此,数字化种植作为一种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可以提高农民的思维水平,增强他们的发展信心,从而助力农业的精准扶贫和可持续发展。
数字化种植可以缩小收入差距。数字化种植为第一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动能,有望有效提升第一产业的经济效益和生产效率,从而缓解粮食安全危机和促进第一产业的复苏。传统农业生产方式通常效益较低,导致农村劳动力流向效益更高的二三产业,但数字化农业的引入可以增加第一产业的经济收益。此外,数字化种植的发展也有助于实现农民增收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助力乡村振兴。因此,数字化农业有望成为第一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对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具有积极意义。
总之,发展特色农业是乡村振兴的必然选择。其显著优势在于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以高效益实现农民增收的有力支持。而数字化种植作为一项新的种植方式,通过提高效率、实现品控、加强品牌,为特色农业注入了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特色农业与数字化种植相结合,进一步增强了中国人民依靠自身力量端牢饭碗的能力,实现农民增收,缩小农村收入差距,开创新时代。因此,这一模式为我国提供了一条符合国情、民情的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之路。
(本文系该项目研究成果:浙江省社科规划“省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研究阐释”专项课题,项目名称《共同富裕视域下特色农业供应链数字化转型研究》作者:白延虎 李亚恬 杨卓栋 ,作者单位:温州大学 )
文章来源: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