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胡振华 杏吧原创
院长、教授,温州市委改革办“共享社·幸福里”研究委托项目负责人;何官琪 杏吧原创
社区是人类生活最小单位,社区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为解决住宅小区治理难、在职党员管理难、各方资源共享难、资金资产规范难、基层阵地整合难等“五大难题”,温州市委市政府坚持问题导向、民生导向,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乡社区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全面部署推进“共享社·幸福里”建设。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加快打造创新型城市、友好型社会,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市,实现共同富裕示范先行,在温州感受幸福中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和创新新基层社会治理,使每个社会细胞都健康活跃,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将和谐稳定创建在基层。”
一、坚持党建引领,夯实组织架构
加强执政党建设是推进政党现代化和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关键。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社区是党和政府联系、服务居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这句话告诫我们要深刻意识到社区作为人类社会生活共同体的最小单位,其治理能力是直接影响党对基层治理领导力、服务力、公信力的重要因素。温州市现在有各类住宅小区2000多个,居民480余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1/2,居住小区已经成为增进城市居民福祉的重要阵地。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基层治理的导向和温州市委对于建设温州友好型社会的决心,开展党建引领“共享社·幸福里”工程是新时期党建引领社会治理的一项创新工程。
全面推进小区党组织组建,以“一小区一党支部”的形式,2022 年底前普遍建立隶属于社区(村)党组织的小区党组织,因地制宜设置楼栋党小组,推动把党的组织体系延伸到城市治理最小单元。紧盯现有温州老旧社区治理的空白点、薄弱点,创新组织设置方式,通过社区联建、行业共建等方式,打破社区地域限制、条块堡垒,推动现有“欧江红”党建组织进小区、入楼院、上网格,特别针对无物业,无居委,无党委的老旧小区,构建“横到边、纵到底、无盲区”组织架构体系,着力解决党组织向下延伸不够,覆盖面不广的问题。通过党建引领、事物共商、阵地共用、多元共治,构建社区、驻扎单位行业领域党建互联互动机制;推动党建引领“共享社·幸福里”社区自治、法治、德治“三治”有机融合,构建“1+n”多方配合的治理新体系。夯实基础强健治理“筋骨”体魄,延伸“最后一公里”社区的基层治理是否能够延伸至“最后一公里”,传达到居民的心里,正是检验社区基层基础的硬度和强度的标尺。
二、聚焦人民生活,创造幸福家园
社区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基石,事关执政党根基的巩固、人民切身利益、社会和谐稳定,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受的基层治理共同体。这也是“共享社·幸福里”最好的基层建设的指导方针。社区治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打造温州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新格局,保障温州居民安居乐业、社会稳定有序,实现社区善治,助推友好文明城市的发展进程。坚持治理为人民,维护好居民主体的主体权利。
居民的幸福生活是党组织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社区的治理的目标就是要让居民享受多元共治的成果,从而提升居民的幸福感。温州“共享社·幸福里”的建设,也是对于新时代基层建设的实践,更是对于“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主要矛盾”的有力探索。人民不再将“基本生存”作为唯一的需求,更是把“美好生活”作为目标期待。温州“共享社·幸福里”的建设,是对于新时代基层建设的实践,更是对于“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主要矛盾”的有力探索。人民不再将“基本生存”作为唯一的需求,更是把“美好生活”作为目标期待。这就要求社区服务供给由“低水平向高质量”转型,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治理中心也必须从抓住“大事”转变为关注群众身边“小事”“日常事”。聚焦“为民”,为帮助人民群众适应城市化带来的空间形态、居住形态、产业形态、社会形态深刻变化,解决好如何让基层党建实效切实落实到“民生共享”、如何以党建为引领办好“民生实事”的问题,把群众之“忧”变成安居之“优”。全面部署推进“共享社·幸福里”建设,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全面推动友好型社会建设。
三、搭建数字平台,畅通信息渠道
搭建数字化时代下基层社区治理与数字化党建新模式,建设集合数字服务平台及智慧村,融入“共享”元素,围绕组织架构、机制体系、阵地建设、共建共享、智慧运行等内容,将社区真正打造成为民服务的平台,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推动党建引领下的数字化居民生活共同体和社区基层智治新格局,集成社情民意“村情图”,打造幸福小区特色场景。
增进居民之间的信任程度,党组织可以按小区单元楼为单位,将每一户的至少一个人成员拉入微信群里,鼓励居民将自身的问题分享出来,并鼓励其余居民群策群力,帮助有困难的居民解决难题,从而增进邻里之间的信任感。温州市平阳县党组织通过将社区居民的信息汇集在数字平台,为每个住户设立属于自身的“百姓码”,每个居民都是微网格的信息承载者。微网格接收人员会根据居民的身份信息和留言,及时准确告知民众的关于本县区、本市的相关信息。例如,不同省份的防疫政策有差别会对居民的省外出行造成困扰,而此时微网格成员则可以根据居民的出行情况和当地的防疫政策提供相应的出行建议。根据居民的信息进行定期的走访居民而了解居民的生活状况,从而有利于解决居民关于育儿、养老、就医、入学和邻里纠纷等问题。微网格成员通过线上实时地了解居民的生活状况,并走访援助,改变了以往”民众求办事”的治理方式,提升社区管理的效率和针对性,切实地提升居民的幸福感。
四、迭代治理机制,催生社区效能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地提出要“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这一目标也明确了以党政领导集体为主心骨,社会各主体广泛参与、建言的社区治理模式。党和政府审时度势地将社会治理中心下沉到社区层面,不仅符合新时代社区治理的模式传承转变的需要,也是促进基层群体以社区为基本活动单元更好生活、促使基层治理格局对接国家新的治理理念和治理方式的必然要求。共享社区的发展需要社区拥有完善有效的规章制度为其限定实践的可行范围。完善社区的制度框架是适应多元主体共治社区的必然选择,也能起到重新界定各方主体的职责范围和打破现有以政府为“一元主导”的社区治理格局的作用。
探索业委会规范化建设,突出加强党的领导,进一步厘清各方关系,规范完善业主委员会运作,加强对物业服务企业管理。完善党组织领导下的小区多方治理机制,全面推行党员群众建议、小区党组织提议、联席会议商议、党员大会审议、业主(代表)大会决议及决议公开、实施结果公开、决议结果与实施情况报社区备案的“五议两公开一备案”制度。全面推行小区业主公约,规范居民行为、维护公共秩序、保障群众权益、调解群众纠纷、引导民风民俗、协商垃圾分类,建立物业管理纠纷人民调解机制,提升小区自我管理能力。
五、强化工作引领,打造温州特色
要实现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抓好社区党组织党建工作和党员志愿服务工作,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党员志愿者的自治能力,切实提高为社区居民办事能力和办事水平,营造和谐的社区氛围和良好的社区环境。持续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推动小区组织“无人干”到“一起干”。让基层明确工作要求,靶向发力、有的放矢。加速构建多元共治新体系,推动小区事务“无人监管”到“合力共管”。积极搭建资源共享新平台,推动民生小事“单兵作战”到“协同共办”。
强化政治引领,用好“共享社·幸福里”工作清单,联动开展“红色星期天”等活动;大抓网络制治,健全网格队伍制度体系,加强专职网格员履职培训、开展“大脚板”大走访、大排查活动、完善工作任务执行反馈体系;优化服务场景,融合型大社区大单元破难行动,紧紧围绕“一老一幼”,持续推进党群微家、邻里食堂、儿童友好空间等场景建设,抓好示范创建单元验收评审;加强改革破难,做好小区重大事项制度落地,全力推进业委会建设规范提升行动、无物业管理小区清零行动;深化数字赋能,紧抓列入“一地创新、全省共享”契机,持续迭代优化“共享社·幸福里”(智慧村社)数字平台。打造具有温州辨识度、全省全国有影响力的金名片。
文章来源:钦点财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