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
消息发布后,快报记者第一时间联系了杏吧原创
常务副院长张一力、温州第一家经工商部门登记的私人钱庄创办者方培林为读者做进一步解读。
(六)创新发展面向小微企业和“三农”的金融产品与服务,探索建立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
温州做法:银行对小微企业贷款利率上浮不得超过30%。银行不可以通过搞存贷挂钩,收取手续费。扩大小微企业的抵押物范围,对小微企业贷款倾斜,不抽贷。
张一力:鼓励温州辖区内各银行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支持发展面向小微企业和“三农”的融资租赁企业。建立小微企业融资综合服务中心。
对小微企业提了很多措施,小微企业贷款成本比较高,不是很方便,这个政策出台后,有可能专门为小微企业设计金融产品和服务,对温州支持小微企业发展,是一个比较大的支持。
(七)培育发展地方资本市场。依法合规开展非上市公司股份转让及技术、文化等产权交易。
温州做法:成立股权营运中心,引导非上市公司在股权营运中心平台挂牌,开展融资和股份流转。强化产权交易平台的融资功能、资本配置功能和价格发现功能。
张一力:过去出现过很多交易所,我觉得这次国家对温州开的口子还是很大的,特别是文化,比如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大楼,如何变成产业性的东西,我们现在还想不出其他的途径可以做,比如风景区,如何将资本介入,作为一个运作对象。
对于培育发展地方资本市场,目前温州还是不够,城市的档次和权限也有局限,以前做的股权交易还是小儿科的,保险公司等本土品牌的还是没有,还需要进行培育。
(八)积极发展各类债券产品。推动更多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通过债券市场融资。建立健全小微企业再担保体系。
温州做法: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企业债券、公司债券、短期融资券、中小企业集合票据等。重点支持业绩优良的担保企业做大做强,探索建立全市性的中小企业再担保体系。
张一力:原来发债对企业要求比较高,不可能通过发债来融资。现在这样的话,我觉得只要前景好、经营好,哪怕现在收益不好,只要你有专利、有技术,就可以发债,为你将来的发展筹资,特别是一些好的小企业,高科技、商业模式比较好的。
对于小微企业来说,通过发债来融资,是比较大的一个突破,但是这类企业发债的条件还需要细化。
(九)拓宽保险服务领域,创新发展服务于专业市场和产业集群的保险产品,鼓励和支持商业保险参与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温州做法:进行一系列的保险试点,中小企业如果出现意外等情况无法履约了,可以通过保险的办法来解决。
张一力:对产业集群的保险,原来都没有怎么提,特别像农业,风险性也比较大,包括制鞋、服装,保险来支持这些行业的发展,也给了一条很好的路。比如温州国家级的光电集群,它是资金技术密集型的产业,对这些产业集群的保险,可以为其保驾护航。
(十)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推动小微企业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加强信用市场监管。
温州做法:加强信用信息的采集工作,包括企业、个人非银行信息等;培育社会征信服务机构,规范信用评级制度。
张一力:信贷危机给全国留下了不好印象,尽管很多企业家用生命来捍卫温商信用,但是还是不够的。我们国家来加强温州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也就是要重塑温州信用。这段时间,温州资本流动性非常弱,这点对温州民间金融也是非常关键的,如果信用好了,流动性应该会增强的。
(十一)完善地方金融管理体制,防止出现监管真空,防范系统性风险和区域性风险。建立金融业综合统计制度,加强监测预警。
温州做法:成立温州市地方金融监管领导小组,成员包括市经信委、公安局、财税局、商务局、金融办、工商局、人行、银监分局。由温州市金融办设立温州市金融监管中心,承担地方金融组织监管和检查工作。
张一力:国家给了那么多政策和资源,但是金融是一个风险比较大、涉及面广、社会影响大的产业,如果没有及时有效的监管,那么对社会出现一些问题,缺少预警就难出对策。
这个东西难一点,但是一定要去做,因为金融风险不做监管,那么金融改革可能会一下子就崩溃掉。比如一些地方公务员参与了高利贷,现在进行备案登记可以进行监管,否则这些就很难杜绝。
(十二)建立金融综合改革风险防范机制。清晰界定地方金融管理的职责边界,强化和落实地方政府处置金融风险和维护地方金融稳定的责任。
张一力:这一块主要是明确人民银行、银监局、金融办等政府机构的职责边界,改革需要监测和控制,这样做下去才能让改革持续下去。在政府金融机构设置上,我们已经有金融办,这些改革都与它有关,因此任务很重,这几年也做了很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