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中 报道组 黄剑萍
“全世界5条皮带,就有1条出自水头。”平阳县水头皮业之发达可谓举世闻名。
然而,皮革业繁荣的背后,污染也在滋生。2003年,水头镇制革基地被列入全国十大环境违法典型案件;同年9月,又被列为全省九大严重污染环境案件之一。也就是从这一年开始,当地政府不惜一切代价,铁腕治水。
在这样的背景下,温州奋起皮业有限公司奋力转型——从当初一家污染的皮革小作坊,到如今率先在同行业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成为皮件行业的龙头企业。
昨天,记者来到奋起皮业一楼大厅,映入眼帘的是墙上挂满的“国家免检产品”“浙江名牌产品”等奖牌。聊起这些荣誉,总经理黄兆进说离不开治水的倒逼。
往昔:
河臭得外商都不愿待
成立于1991年的温州奋起皮业有限公司,现在年产皮带1500万条,是全国最大的皮带生产商之一。谁又能想得到,创业伊始企业还只是一家皮革小作坊。
“当年搭一个木头架子,上面盖上油毛毡,就算是厂房了,充其量面积不过百来平方米,只雇了5个人。”黄兆进回忆道。
如此简陋的小作坊,产生的污染是惊人的。“当时只求产量,不求质量,污染什么的,更不在考虑范围。”黄兆进说,一张猪皮,经过“脱毛、脱脂、铬鞣、染色”等工艺,能产生一吨污水。
大量的污水污泥几乎未经过任何处理,就直接排入附近的河道。不过几年,一河清水变成了黑色,黏稠得只能缓缓蠕动,刺鼻的臭味常常熏得人眼泪直流。
当年像奋起皮业那样的小作坊企业遍地皆是。小小的一个水头镇每天要处理1.2亿张生猪皮,成为全国最大的生猪皮革加工基地。这么大的生产量,由于没有污水处理厂,大多数企业都在偷排。
“以前外商来考察,我都提议在公司附近找家宾馆住下,以便第二天继续谈判。”黄兆进说,对于这个建议,几乎没人同意,“那个时候的水头,空气中也是一股皮革的味道,别说是外商,就连本地人都不想待。”
2003年8月,水头镇制革基地被列入全国十大环境违法典型案件,成了全国热点。政府决心铁腕治污,很多不合格、工艺低下的制革作坊,也因此倒闭关停,奋起皮业由此开始了漫长而艰难的转型之旅。
如今:
治水倒逼出行业标杆
政府铁腕治污,使得本地产的皮革原料断货,摆在黄兆进面前的只有两条路,要么从国外进货,要么提高制革工艺,减少污染。
当时,水头所有制革企业工厂里全部安装了摄像头,管道上加装流量计,当地环保分局的大屏幕上可以随时进行监测,一旦发现偷排,将被巨额罚款甚至停产,“大家很清楚,原来靠污染环境的发展模式已经走到尽头。”
当许多皮革企业为减少排污绞尽脑汁时,黄兆进很早就卖掉了转鼓,转而从事水污染更小、附加值更高的皮带行业,成为较早实现产业转型的先行者之一,也尝到了较早入市所带来的市场红利。经过十几年的深耕细作,最终一跃成为全国有一定知名度的皮带生产商,并把产品卖到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一开始是政策逼着企业转型,后来企业为了打造品牌,自己也会主动转型。黄兆进说,如果没有治水的倒逼,我们转型也不会这么快。
与此同时,他还在筹建一个实验室,针对皮革后期处理工序进行深度研发。“不仅不能污染水源,还要利用好水,让企业环境和水环境都好起来。”
如今,在“五水共治”的号召下,黄兆进开始反哺家乡。他召集了多家皮革企业,大家一起为治水出力。“我们先出一点钱,做出几个样本,让更多的人看到治理环境的重要性。”
效应:
企业受益“治水”转型
奋起皮业的转型,在轰轰烈烈的治水战役中,无疑很有现实意义。
“温州民企进入的制造领域多是低门槛、低技术、高能耗、高污染的劳动密集型行业,不少企业走过一条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之路,但由于产品不愁销路,慢慢地也就形成了发展惰性。”温州大学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胡振华认为,在这样的现实条件下要倒逼产业转型升级,治水的催化作用显得尤为及时。
如何通过治水倒逼产业转型升级,温州的做法是,一方面让大量的企业按照市场法则优胜劣汰;另一方面在环境整治中倒逼企业思变。这几年,全市光破坏水环境被刑拘的就有197人,原来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
早已意识到制革业大变革及从退出机制中受益的,还有侨信皮革公司等一批企业。他们在退出制革业后迅速转入了污染控制和赚钱两不误的皮件、皮具、宠物用品等轻污染行业,短短几年内就发展得风生水起,从而成为水头经济新的支柱和增长点。
记者手记
治水先治企
治水,表面上是水环境问题,本质上是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问题。治水先治企,奋起皮业的转型之路,无疑是很好的诠释。
事实证明,以消耗资源、破坏环境为代价的“竭泽而渔”式发展道路显然走不通。治水与经济转型紧密相连、相互制约。在很大程度上,经济转型升级成功与否决定着水环境综合治理的好坏。治水先治企,就要用好环境倒逼机制,倒逼企业向“高投入、高技术、低能耗、低污染”转变。
当前,我市在大力治水的同时,打出了与治水紧密相关的转型升级“组合拳”。三改一拆、腾笼换鸟,个转企、电商换市等治污治水的“复方剂”,为企业开辟一条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新路子,只有政企同心协力,全民参与,温州产业才能浴火重生。